项目过程中我们需要对项目当前情况和未来趋势做绩效评估和分析,通常比较常用方法是使用EVM来做绩效测量。作为项目经理,掌握和熟练运用EVM是非常必要的。

EVM全称是(Earned Value Management),综合考虑了范围,成本和进度,帮助项目管理团队评估和测量项目绩效和进度。

原理:

EVM的原理其实很简单,主要通过下面3个指标对绩效进行评估和分析。

PV(Plan Value)计划价值: 为预定工作进度而分配且经过批准的预算。

EV(Earned Value)挣值:已完成工作的价值。

AC(Actual Value)实际成本:为完成预定工作而产生的总成本。

举一个很简单例子来说明这3个指标的关系。假设一个小项目预算已经得到批准,项目周期是10天,项目成员是5个人,暂时只考虑成本全部来自人员工资,并且人员工资每人每小时为50元。那么,我们可以算出项目的预算完工成本(BAC)为 10天 * 8小时 * 50元 * 5人 = 20000元。

在项目进行的第三天末,完成了原先预计的任务,但是,由于效率问题,产生了5个小时的加班,那么,我们可以计算出当前时点下项目的绩效。

PV = 3天 * 8小时 * 50元 * 5天 = 6000元

因为完成原先预计的任务,所以EV = PV = 6000元

由于产生5个小时的加班费用,实际产生成本AC = PV + 5小时 * 50元 * 5人 = 7250元

通过这3个基本指标,可以计算出实际绩效和基准之间的偏差。

SV 进度偏差 = EV - PV = 0 , 表明进度没有偏差。

CV 成本偏差 = EV - CV = 6000 -7250 = -1250, 由于加班导致的成本偏差。

SPI 进度绩效指数 = EV / PV = 1.0 (1.0为基准,大于1.0为进度超前,小于1.0为进度延迟)

CPI 成本绩效指数 = EV / CV = 6000 / 7250 = 0.83(1.0为基准,大于1.0为成本结余,小于1.0为成本超支)

在项目中,我们通常监控这些指标来评估项目绩效,在和客户做中途报告的时候也经常使用这些数据。因为作为统一的标准,相互沟通起来也很有效率。

但是,以上这些数据只是已发生的情况,我们更关心的是如何通过这些数据预测项目之后的情况,已经如何去制定新的方法来保证项目按照预期计划进行。

下次,我会把一些EVM的预测指标说明下,并且谈一下EVM在项目的使用方法。